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371节
书迷正在阅读:穿书之弃子赘婿、顶流小祖宗娃综爆红[古穿今]、万人迷想遮盖美貌[穿书]、不言而遇[破镜重圆]、师兄,我是你亲师妹吗、[综漫] 怪盗基德的超可爱偶像、[清穿同人] 我和康熙共用系统后躺赢、[柯南同人] 我在柯学世界搞修罗场、柯南:只是想活下来有错吗
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。本地一些厂当即就有管理人员跳槽过来。这就缓解了一些用人压力。 m国这边,李英伦和史密斯也开始为苏浔寻找日化厂相关的人才。 田副市长自然是要大力支持苏浔的,叮嘱负责对接这个事情的干部要赶紧落实招工的事情。可不能让苏浔这边招工的人不够。影响正常的开工了。 苏浔这边招工的要求也高,要成年的,要有初中文化的。年龄上限还有限制。所以在本地招工,那确实是不好招这么多这个条件的。 深市对接的干部倒是提议,学历其实可以适当放宽。因为这会儿初中毕业的农村人也不是很多。而愿意背井离乡来深市打工的,也基本都是农村的同志。 不过苏浔这边没有降低标准。 苏浔对学历要求,也有自己的考量。一来工人文化水平高一些也确实方便管理,利于培养,现在既然招工竞争不大,那她自然是择优录取。二来也是担心自己在外面招工对学历要求低,会导致一些家长让孩子读了小学就不读,等着招工。苏浔可知道这会儿还没有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,失学儿童非常多。 这还是福利院的院长告诉她的,当时就是叮嘱她们要珍惜教育的机会,在过去那个年月,哪怕父母双全的孩子,也有很多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。 所以苏浔自己对于教育这一块也是很重视的,她这边每个厂都办了夜校的。帮助工人提升文化水平。做这一点,自然也不光是为了工人,苏浔是自己觉得单位的人才素质越高,企业才会发展越好。 深市这边见苏浔坚持,自然也只能按照苏浔的